清真永壽寺位于北京西城區(qū)三里河一區(qū),1989年被公布為第一批西城區(qū)文物保護單位。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三年(1605),天啟四年(1624)重修,建筑年代為明代。舊址原名“翁僧荒堂”。原有建筑寺門一間,石門額書:“清真禮拜永壽寺”。寺門南北兩側各開旁門,入門后左為水房,右為望月樓,南、北配殿各三間,禮拜堂面闊三間,進深三間,二卷勾連搭屋頂,前出軒,后有六角亭一座,寺外原有石橋。寺界內原有回民墓地,東起四道口,西至亮果廠,北臨九天廟,南接駱駝灣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,公墓已遷走。2005至2006年,禮拜堂及南、北講堂落架大修。
清真永壽寺整體坐西朝東,現存建筑包括南、北講堂各三間,禮拜堂二十間,共計二十六間。禮拜堂為明三暗九,面闊三間,進深三間,二卷勾連搭,筒瓦屋面,前出軒,后窯殿內凹,高起穹窿。南、北講堂為硬山調大脊筒瓦頂,帶前廊。寺內有殘碑12座,門口一座為寺碑,上題“清真禮拜永壽寺碑記”,其余石碑均為以前周邊墳地的墓碑,后因城市規(guī)劃建設,無人認領的墓碑便被收到寺內存放。碑文由阿拉伯、漢兩種文字寫成。
西城區(qū)清真永壽寺地址
北京市西城區(qū)三里河一區(qū)丙52樓-3